海陆并举湘电股份再谋飞跃
近日,新一届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如期举行。这是中国风电行业整体回暖后的第一次行业盛会,因此格外引人关注。作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龙头之一的湘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股份),近两年在行业寒流中勇立潮头,在稳居制造商排名前五位的同时,更是发力成为去年以来为数不多的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的公司之一。
按照相关*策规划,到2017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由2013 年底的9140 多万千瓦增长至1.5 亿千瓦,增幅逾65%,由此带来的风电设备市场规模粗算将超2500亿元,这无疑将是相关制造商的一次盛宴。
湘电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表示,国内风电行业经历过去两年调整洗牌,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公司将以越来越被市场看好的直驱永磁技术挖潜海上及陆地低风速区设备市场空间,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储备和研发创新能力,打造高性能优质风机,进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海上风电:技术沉淀奠定先发优势
2014 年被业界称为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元年。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0.75~0.85 元/ 千瓦时的海上风电标杆上电价,以及未来5 年的海上风电共计1000 万千瓦的项目建设规划。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在上电价补贴的有效保证下,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有望在未来5 年内实现超过200 倍(当前装机不足50万千瓦)的爆发式增长。
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市场
普遍看好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潜力,特别是海上风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湘电风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风能)负责人告诉,开发海上风电场对风电机组技术的挑战既要承受更强的风载荷,还要承受海浪带来的载荷,能抵抗海洋环境的盐雾腐蚀。此外,由于交通和吊装条件的限制,机组的维修要求应降低到最小程度,需要自备吊装主要部件的起重设备,避免因维修而等待大型浮吊造成的损失。这些特殊要求均提升了海上风机的技术门槛,对设备制造商的研发实力提出不小挑战。他说。
早在2010 年,湘电风能收购拥有多项海上风电研发专利的荷兰达尔文公司,并于当年成功研制出5 兆瓦直驱永磁海上风机,而当时国内有5 兆瓦以上海上风机问世的也仅有华锐风电和湘电风能两家。
2011 年,湘电风能成功打开欧洲市场,在德国一次拿下10 台5兆瓦沿海风机大单。2012 年6 月份,其亚洲第一台5 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沿海成功并发电。
据该负责人介绍,湘电主打的5 兆瓦海上风机防护等级可达到IP54,冷却系统采用空冷技术取代传统的水冷技术,可靠性大幅提高。机组密封性越强,其抗风浪及盐雾等强压及腐蚀性影响的能力更强;此外,直驱永磁技术减掉了齿轮箱这个环节,直接由风轮驱动永磁发电机进行发电,这样就减少几百个零部件,在20 年的使用期内不需要任何维护,没有了损耗,发电效率会更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