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平参加代表一团、二团、四团、八团分组审议
1月6日下午,县委书记王善平参加了渠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一团、二团、四团、八团分组审议。王善平强调,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加快幸福渠县建设。
在听取代表的发言后,王善平说,《*府工作报告》、《人大常会工作报告》等几个报告,认真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体体现了渠县十二次*代会提出的二十四字发展思路和12345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对几个报告表示完全赞同。我们要将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好,让蓝图变成现实,惠及老百姓。这样,我们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支持和拥护。《*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切合渠县实际,是一个务实创新的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有理、有据,客观可信。未来五年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24字思路和12345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性、操作性强。只要我们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不折腾、不争论、不摇摆,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朝着目标一步一步迈进, 5年后,渠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预计,到明年的今天,渠县从县城到农村,将会有一个初步明显的变化。《人大常会工作报告》紧贴了县委对全县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县委2012年四个季度的工作重点,履行职责,实施对*府和职能部门的法律监督。2012年将继续深入开展“三治”工作,即,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治理乡镇干部走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大常会工作报告对代表视察和法律监督作出了安排。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报告围绕大局,确保司法公正、实施法律监督,有鲜明的特点,在实践中要落实好这两个报告,让人民群众看到公正执法、公正司法,执法行为得到老百姓高度认可。
在代表一团审议时,王善平要求琅琊、望溪、双土、李渡要依托工业园区和区域内的重点项目,发展服务型经济;要在滨江城镇群建设中下功夫,把沿江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要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光照、老百姓种植习惯,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在代表二团审议时,王善平特别表达了对文崇、报恩受灾群众的问候。王善平说,9.18特大洪灾发生后,县委*府主要领导和县级各部门心系重灾区,倾力支持灾区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对灾区群众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春节期间,一定要让受灾群众有吃、有住、有穿,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在代表四团审议时,王善平要求三汇片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三汇打造成为渠县的副中心。渠县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县,三汇要争创全县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与打造副中心相适应。灾后重建规划要先行,住房、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同步规划,是全方位、高水平的重建。重建后的灾区是新农村的样板,现代农业的雏形,引导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三汇片区要抓好副中心和四个基点小城镇建设,要规划好、建设好,四个基点功能互补、相互呼应、衔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副中心。要通过主观努力,下决心创造三汇的水路、铁路、公路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支撑。
在代表八团审议时,王善平指出,清溪是渠江流域城镇群“四支撑”之一,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吸引和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以城镇经济为主的二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清溪为支点,周边乡镇建成支点范围内的城镇群,带动这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实现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