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鼻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书臣清热通窍宣肺止咳法治疗鼻窦炎合并 [复制链接]

1#

朱某,男,16岁

初诊日期:年8月20日

主诉:咳嗽3月余

初诊:患者3个月前因起居不慎,感冒流涕,伴有发热,服用感冒及清热药物后,热退,但咳嗽不止,服用多种止咳药物,咳嗽时轻时重,清晨明显,咯吐浊涕样痰液,伴有鼻塞、喷嚏,头昏沉,头痛,困倦,白天上学时注意力不集中,咽喉不利,有异物感,大便溏,形体偏胖,舌红苔*腻,脉弦滑。

既往史: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病史10年,每于夏秋季节发作。

诊断:1.慢性咳嗽2.过敏性鼻炎3.鼻窦炎

证候诊断:肺热郁闭

治法:清热通窍、宣肺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蜜麻*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苍耳子12g,辛夷10g,白芷15g,蜂房6g,夏枯草15g,川芎30g,野菊花10g,地龙20g,穿山龙30g,半夏10g,*芩15g,款冬花15g,紫菀15g,前胡15g,浙贝20g,鱼腥草30g,玄参20g

7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两次

二诊:年8月27日

服药后,鼻塞头痛明显减轻,头目清楚,咳嗽、咯痰减少,白痰少量,大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滑。

予上方去前胡,浙贝,鱼腥草,玄参,加仙茅15g,仙灵脾20g,姜半夏、干姜各10g

继服7剂,水煎服,日1剂

按:鼻窦炎属中医所称之“鼻渊”范畴,《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频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湿热之邪,内伤肝胆,循经上犯,蒸灼鼻窍,而成实证鼻渊。然病久不愈,致脾肺气虚,精微难于上布鼻窍,湿浊内聚,阻遏清阳,瘀阻脉络,则成虚证鼻渊,常缠绵难愈。

王老师治疗鼻炎急性期常用麻杏石甘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杏石甘清肺经郁热,苍耳子散疏散风邪,宣鼻通窍,重用川芎、夏枯草、野菊花清利头目而止痛。其中野菊花有疏风清热、解*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宋代景焕于《牧竖闲谈》中曰:“真菊延龄,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菊,独擅清热之功”,现代证明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尤其是一些急性化脓性炎症,如五味消*饮治疗鼻窦炎屡有报道,治疗鼻窦炎的成药如香菊胶囊、芎菊上清即以野菊花为主要药物。本案中川芎与野菊花并用即取芎菊上清之意。

王师点评:该病之病程较长,预防感冒很重要。治疗时又要清热化痰,又要凉血,使鼻塞症状缓解。

古今医案云平台

欢迎访问古今医案云平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