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中药治疗案例1
例1罗某某,女,12岁。
鼻塞,流*浊涕二周,在某院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于年10月4日来诊。症见鼻塞无间时,伴咳嗽、吐*浊痰,胸闷。检查:双中鼻道有脓,鼻黏膜红肿,上颌窦前壁压痛,舌红,苔*腻,脉数。此即中医之鼻渊,证属痰热壅肺,蒸灼窦窍。
治疗:拟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麻*,鱼腥草、生石膏各,*芩、瓜蒌、杏仁、茯苓、白芷、生甘草各。服药四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查鼻道无脓,鼻黏膜仍红,原方去麻*、生石膏,加牡丹皮,续进三剂,以为巩固。
例2丁某某,男,25岁。
年5月26日初诊。常年性脓涕不干,鼻塞四年。头昏重,易出汗,易感冒,近来涕*黏。检查:左中鼻道少许脓涕,鼻黏膜红肿,舌红,苔薄白,脉略数。证属肺虚郁热。
治疗:益气扶正,清肺通窍,处方:*参、*芩、苍耳子、桑白皮、熟地*、地肤子、紫菀各,炙*芪,鱼腥草,辛夷、白芷各。上方四剂后,涕转白黏而少,郁热渐解,去*芩、地肤子、鱼腥草,加茯苓10g,续调治十六剂而愈。
按:上二例均为肺经热邪上蒸鼻窍而成化脓性鼻窦炎。
例一乃肺经痰热熏蒸于上,致津液溶溢,故径以麻杏石甘汤伍*芩、鱼腥草、瓜蒌等清肺经痰火,肺热平复,鼻无火扰,则窦窍自宁矣。其治从本,故除用白芷芳香透窍外,少用通窍之品而窍自通。
例二单就全身易感易汗,头昏重而看,一派肺虚卫表不固之象,辨郁热的依据即在鼻涕*浊,鼻黏膜红肿表现上。刘河间有云:“肺热者,出浊涕”,全身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参以舌脉,知其系肺气已虚而郁热未清。以补肺汤重用*芪以治肺气之虚。五味子虽有敛肺之功,亦有恋邪之嫌,故不用。加*芩、鱼腥草、地肤子、辛夷、苍耳子等清热化湿通窍。待鼻涕转白,热邪渐清,又当一意扶正,自无不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