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现头痛、鼻出血,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可能是真菌性鼻窦炎在作怪。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菌性鼻窦炎这个疾病吧。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是真菌在鼻腔、鼻窦内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或变应性疾病,临床上常常出现鼻塞、头痛、鼻出血、流涕等症状。
一、病因
1.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曲霉菌,占8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鼻孢子菌等。
2.外界环境包括气候及生活环境。湿热气候发病率较高;长期经常性从事接触土囊、花盆及家禽的工作人员易罹患。
3.全身因素如: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肿瘤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放疗及艾滋病病人。
4.局部因素各种因素引起鼻腔、鼻窦引流受阻。
二、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
1.单侧起病,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最少。其表现因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异。
2.真菌球多见于中老年人,单侧鼻塞、流脓涕,或有恶臭等。也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仅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3.变应性多发生在过敏体质的成人和青年人。表现为眶侧或颌面部缓慢进展的隆起,隆起无痛,固定、质硬和呈不规则形,隆起增大压迫眼眶则引起眼球突出、移位,引起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下垂等。
4.急性侵袭性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甚高。表现为发热,眶周及面颊部肿胀、疼痛,或眼球突出、结膜充血、视力减退及眶后疼痛,或剧烈头痛、癫痫、意识模糊及偏瘫,若不及时诊治,可在数日内死亡。
5.慢性侵袭性表现与非侵袭性相似,后期病变侵犯不同部位时,引起相应症状。本型临床并非少见。
三.治疗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①早期的手术治疗,侵袭型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清除鼻腔和鼻窦内真菌病原和坏死及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畅引流。②药物治疗。
1.大多数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对于侵袭性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
2.药物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无需使用抗真菌药物,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恢复免疫功能,治疗原发病。必要时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总之,一旦出现鼻部上述不适,应尽早去专科进行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多数可获得控制,预后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