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原创:双时段
慢性鼻-鼻窦炎I
不合并鼻息肉
合并鼻息肉
12
流行病学
慢性鼻-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哮喘、COPD、甚至痛风,都有非常强烈的关联,与吸烟也有明显关联。
研究发现
IgE主要由鼻息肉局部产生
拮抗Th2细胞因子受体可以明显缩小息肉的体积,达到很好疗效
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TSLP在诱导DC细胞和促进嗜酸粒细胞炎症反应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哮喘的病人给予抗TSLP治疗,可以明显抑制激发的水平。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可以基本反映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状态,相关性达到79%以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波动可用来预警病人症状的波动以及息肉的变化。
12
临床发现
B细胞和T细胞的浸润,在合并有息肉的患者中要明显多于不合并息肉者,临床上疗效差的病人,可能更多的是合并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
嗜酸粒细胞、IgE等在发病中的作用,最终都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决策和临床治疗的选择
鼻息肉的中性粒细胞越高,对口服糖皮质激素反应越差
12
个体化治疗
均一化的治疗,无论用激素、抗生素或手术治疗,治疗前都没有进行甄别,也不可能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寻找客观的生物学标记
明确可靠的临床分型
慢性鼻-鼻窦炎(简称CRS)无论伴或不伴鼻息肉,目前尚不可能彻底根治。总体上看,术后复发率较高,不能仅靠手术治疗。依据病理分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结合围术期的药物治疗,对CRS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往期推荐
鼻息肉—精准医疗你了解吗?
过敏原,你做主?
鼻内镜手术系列之“术前准备”.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