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鼻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科ldquo三九贴 [复制链接]

1#

逢九贴一贴,灸一灸,来年痛无忧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人们常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和防病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冬病冬防,内服以膏方为最佳,外治以三九贴为最佳。中医传统的穴位贴敷已成为市民冬季养生的首选方法。

一年的气候变化中,除了“夏至”,“冬至”是人体阴阳转化的另一个转折点,也是寒热的交替的转折点,而传统医学认为,“冬至一阳生”,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而三九天是为阳气升发之时,在该时进行补气助阳的治疗,对于阳虚体质和肺系疾病等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并且对体质进行干预,能够起到补气助阳、扶正祛邪的功效,而三九治疗则是依据祖国医学“子午流注,适时开穴”、“天人相应”的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是中医“因时制宜”的具体体现,尤其是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和季节性发作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三九是全年最冷、阴气最盛的时令,人体阳气收敛于内,气血运行缓慢,各种“冬病”容易发作。按照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内病外治”的原则,三九贴运用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节气时令治疗的原理,根据人体体质和发病特点,采用中药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发挥疏散风寒、活血通经、补肾暖宫的作用,可提升人体阳气、鼓舞正气,提高免疫力,达到未病预防、已病治病、既病防病的效果,对于女性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三九贴是根据祖国医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制的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的“天灸”,是夏治“三伏贴”的延续,巩固三伏贴的疗效。

作用机理

中医妇科“三九贴”其作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暖宫”。“寒邪”是导致多种妇科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按照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内病外治理论,于“三九天”将温肾暖宫之品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布,直达胞宫,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妇科“三九贴”适应人群

1、女性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痛经,慢性盆腔痛,输卵管炎,卵巢功能低下,下肢淋巴水肿、产后身痛、腹痛、足跟痛。

2、虚寒体质及亚健康人群:表现为手足冰冷,腰膝酸软,易感冒,面色晦暗及精神不佳。

禁忌人群

1、孕妇禁用、如处于月经期及备孕期请提前告知医生。

2、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支气管扩张、感冒发热、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副鼻窦炎、肺炎急性期等患者不宜用。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有皮肤过敏及接触性皮炎者慎用。

日常调护及注意事项

1、敷贴期间,饮食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牛羊肉等温热之品。

2、敷贴部位出现痒、热、微疼等感觉或皮肤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一旦出现奇痒或者明显红肿,请及时告知医生,不要用力抓挠,防止进一步皮肤刺激。

3、敷贴两小时内不得洗澡,注意保暖。

4、备孕患者在基础体温上升5天后,停止敷贴治疗

5、保持充足的睡眠,冬季养阴,因此提倡早睡晚起的生活作息。这里说的“晚起”,是指太阳升起以后起床更适宜,并不是日晒三竿哦!

6、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冬季的正午,阳气最盛时,可选择在室外进行散步、慢跑等活动,提升体内阳气。但不宜做过分剧烈的体育运动。

7、按疗程贴敷,疗效更好。

文章来源:甘肃妇幼RSA专病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