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喜欢到处去探索一番,而且不仅是对这个世界,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也同样充满了好奇,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为什么会长这样,都有什么功能,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通过探索去了解。
但如果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家长们没有适当的做好引导的话,却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危险。
就在前不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耳鼻喉科门诊来了一个很特别的患者,这名患者名叫甜甜,今年才3岁。但据甜甜的妈妈描述,在一个多月以前,甜甜的身上就开始散发出臭味。
在采访时,甜甜妈妈告诉记者:“当时还以为是洗澡的时候没有洗干净,才出现的这种异味。但过了一个月,我回家的时候,不进家门都能闻到这种味道,然后才发现情况不对。”
由于甜甜的妈妈平常都在外地工作,甜甜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但在几天前,她回家时却发现甜甜身上的异味依然没有消散,这让甜甜妈妈感觉事有蹊跷,赶紧带着女医院检查,但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的话甜甜身上的异味是怎么来的?为了查明真相,甜甜妈妈带着甜甜来到了省妇幼,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才发现甜甜身上的异味来源是左侧鼻腔内的异物。
据接诊医生所述:“取出来的是一个圆形像螺丝一样的,大概有3到5厘米左右,很臭,奇臭无比,我用夹子夹出来以后,家长都受不了,想吐。”
不过,当医生使用专业的器械将甜甜鼻腔内的异物取出之后,甜甜身上的异味立即就消失了。
医生表示,鼻腔异物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异物进入鼻腔后不易自行排出,这样时间长了,就容易引发孩子鼻腔、鼻窦的炎性反应,容易被误诊为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而且少数的鼻腔异物还会到达鼻腔深部,有坠入喉、气管、支气管的危险,应该要引起重视。
确实是如此,孩子是天生的探险家,又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如果家长们没有教育好,平常又没太注意,很容易就会发生孩子由于好奇把花生、豆子、纸巾、小玩具等物品塞入自己的鼻腔、耳朵等类似的事情。
其实,仔细回忆下,类似的新闻还真发生过不少。有孩子把自己衣服上的假钻石塞进右耳里两个月的,也有熊孩子突发奇想把乳牙塞进左耳的,甚至还有孩子将纽扣电池吸进鼻腔,险些窒息的!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们做好孩子的预防和教育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
大概在孩子2-3岁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会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很大的好奇心。
在无聊的时候会抠一抠鼻子、捏一捏耳朵,甚至是抚摸下体,想知道身体的这些器官到底是干嘛的,能起什么作用,如果堵住了会怎样。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喜欢通过动作、肢体或者借助其他物体,来帮助自己探索并体验世界。他们还不会先思考能不能这样做,只会用肢体去感受,从而得到经验。
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们可以做一些实践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的感受,比如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会呼吸不畅、感到难受;捂住耳朵,就听不清楚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了解这样做的后果,以后才不会再去尝试。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们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应注意下自己的语气。禁止、命令的口吻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反而可能让孩子背着你去偷偷尝试。
二、加强日常看护
其实家里有很多在我们大人看来稀松平常、没有危险的物品到了孩子的手中,都有可能成为致命武器。
比如像家中常见的硬币、小塑料珠、儿童玩具、豆子、花生、瓜子等,还有随手就可撕下的小纸团,衣物、沙发中填充的海绵、棉花等等都是孩子们可能塞入体内的异物,因此,家庭中的这些物品都应尽量收好,放置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危险的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因此,家长们平常一定要多留意照看孩子,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范围,以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