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16566.html温暖号
●温暖诉求
在观察室窄小的陪床上,李珍从上午11点睡到下午两点,睁开眼的瞬间,突然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过去4个多月,来自湖南郴州农村的这位单亲妈妈,陪伴年仅6岁的女儿奔波求医,辗转湘粤两地,身心俱疲。前几日,在六期化疗的强大攻势下,雨琪体内肿瘤的“嚣张”气焰被压制,体积缩小一半并顺利被摘除。“病灶清除成功!我日夜紧绷的心放松下来,睡得好香呀!”李珍嘴角上扬,眼里写满希望,她说,从郴州到广州,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帮助,一场大病,也让母女俩变得更坚强,“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硬仗,重获健康。”
■雨琪的六岁生日在“广州小家”度过。
省吃俭用圆女儿“舞蹈梦”
雨琪从睡梦中醒来,眼泪巴巴地指着伤口,连声说“疼”。妈妈李珍俯下身抱住孩子的肩膀,用额头贴着她的小脸低声安慰,喃喃细语中,雨琪又沉沉入睡。
“谢天谢地,手术非常顺利!”女儿4日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转入普通病房,李珍站在病床边双手合十,如释重负。为等这一天,她和女儿辗转求医,经历了长达四个月的化疗,“太不容易了……从湖南到广东,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孩子几次病情危急需要转院,都是救护车护送。”她告诉记者,从第一次听说“神经母细胞瘤”的惊恐,到如今坦然面对,母女俩的力量,源于身边亲友和陌生人的善意温情。
出生于年3月的雨琪,在广州度过六岁生日。在她的记忆中,父亲的样貌日渐模糊。“孩子三岁那年我们就分开了,也是从那时起,她没有再见过爸爸。”李珍坦言,与前夫分手之前,自己也很纠结,甚至想过为了孩子,委曲求全,但两人终究难以维持,才结束了婚姻,“是这些年他对孩子的不闻不问,让我明白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雨琪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阳光又开朗,还报读了舞蹈班,常和一群小舞者登台表演,每次看到女儿在舞台上展现出的快乐和自信,李珍都欣慰不已,“这就是我期待她长成的样子啊!”
结婚怀孕,是人生大事。李珍说,因为雨琪的到来,她放弃了在广东江门的销售工作,返乡专心养育孩子。
这份决心,源于李珍的“留守”经历。“我跟着老人在农村长大,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从小就缺安全感,性格也变得内向、自卑。”李珍不希望女儿像她,即使婚姻破裂,一人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也省吃俭用,攒钱为雨琪圆“舞蹈梦”。
连遭厄运曾作最坏打算
独撑母女生活后,李珍也有自己的计划。她在县城里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但到岗没多久,就意外摔伤。她记得,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里,女儿只能和她挤住在病床上,让她感动的是,那一次陪医经历,竟然改变了雨琪的理想,“她以前总说长大要当舞蹈家,但眼看着我腿脚骨折吃了不少苦,又认定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
谈及小雨琪的陪医往事,李珍忍俊不禁。“她请我和病友称呼她‘王医生’,医护人员来查房时就挤在前边竖起耳朵听,等医生走了,就一遍一遍复述医嘱,教我该吃什么,该怎么活动。”李珍说,外伤治愈后母女俩只能搬去娘家住,“我不能再做重体力活儿,只能在家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像所有小孩子一样,雨琪期待快快长大,去年12月,她就催妈妈一起去镇中心小学参观,“明年我就是小学生了,妈妈你要给我买个大书包。”
但是,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李珍为女儿准备的大书包,至今仍在“待岗”。年元旦前后,爱蹦爱跳的雨琪突然变得很安静,还常跟妈妈说自己“不舒服,很痛”。但几次就医,当地医生给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服用了治疗肠胀气、滑膜炎、鼻窦炎的药物,也不见好转。1月14日,雨琪开始发烧,呼吸困难,心急火燎的李珍医院医院,在ICU门口守了六天六夜。
危险期还未完全度过,医生又给她带来晴天霹雳——院方高度怀疑雨琪所患为儿童癌症中最为难缠的神经母细胞瘤,得知“神母”难治愈且易复发,李珍两腿酸软,跌坐在楼梯间久久回不过神,“来广州治疗后,我作过最坏打算,万一救不回来,就请医生给我几个小时,让我带雨琪好好逛逛、看看,她很少有机会到大城市。”
重病是横在李珍眼前的强敌,如何筹措治疗费,也是如影随形的难题。“现在已申请到低保待遇,稍稍松了一口气。”
为救孩子外公延迟回家
李珍非常感恩父母,她告诉记者,自己摔伤失去工作后,是父母一直承担着她和雨琪的生活开支,尤其年近六旬的父亲,得知外孙女生病的消息后,毅然选择继续留在东南亚打工,“他年龄大了,本计划今年回来,但雨琪生病需要一大笔钱治疗,就主动申请延长务工时间。”
李珍更感恩广州的医护人员和公益机构。她说,1月22日连夜赶赴医院后,按照专家团队给出的化疗方案,雨琪已完成六期化疗,体内十多厘米的肿瘤缩小了一半,于4日完成切除手术。长达4个多月的化疗期,每一段化疗结束后,孩子都需要出院休养,如何安排住宿和饮食,是李珍最头痛的问题。
“租房费用太高,我们根本承担不起。”她难为情地说,为了节省住宿费,她曾在被护士通知出院时“耍赖”,“能多住一天,就能省一天的生活成本。”母女俩的窘境被细心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在他们的指引下,3月初,李珍成功入住专为重症病童家庭提供免费住宿的“广州小家”,这里不仅有贴心便利的生活条件,还有同病相怜的病友家庭相互支持勉励,抱团取暖。
在温暖的“小家”,性格内向的李珍越来越开朗,她常跟其他患儿家长一起讨论孩子的病情、护理,也乐于分享烹饪自己拿手的湖南土菜,自内而外散发着积极向上的光彩。她说,从郴州到广州,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帮助,一场大病,也让母女俩变得更坚强,“雨琪现在又变了理想,她说长大后除了做医生,还要做志愿者。”
治疗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李珍明白,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第四期化疗结束后做过评估,孩子的病情仍属于高危,并且肿瘤有扩散。”她低头沉默片刻,又抬眼,眼神坚定,“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硬仗,雨琪的理想、志向,都需要重获健康实现。”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