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鼻窦炎比较常见,但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知道这病症的来龙去脉。
“鼻窦炎”,中医看来属于中鼻渊。古代医学古籍《素问》记载:“胆移热于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明清医家多走胆热论证,明清以后则多认为鼻窦炎,由外感邪气,导致脾胃损伤。
下面给你讲一个例子,一个鼻窦炎患者找到了我。
鼻炎差不多有8年了,之前也看过西医,中药也喝过,但好像都没多大作用。
平时流鼻涕都是黄脓状的,鼻塞,鼻子很酸,鼻子里面总是有一股子腥臭味,还经常头痛。
刻诊见舌质红,舌苔薄白。
详细了解完这些症状之后,辩证之后用药:柴胡、黄芩、葛根、法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因人而异,需辩证配伍,不能盲目使用)
用药一个月后,反馈说,原先头痛的症状明显消减不少。鼻子开始通气了,鼻子也不怎么发酸了,就是鼻涕还是有一些。
由于鼻窦炎这么多年了,根深蒂固,调理起来就需要时间和耐心。
此次调理,是如何辩证的呢?
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肝郁。
就拿这些症状来说,舌红,脾气郁怒、焦虑。属于典型的肝郁化火。
舌红,主热,有火。可能就有人想问了,“肝郁化火跟鼻窦炎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二者,紧密联系。鼻乃肺腑之门户,肺气正常的宣降受到影响,自然鼻窍就难以通畅。“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中医看来,当机体处于肝郁化火的情况下,肝木必定反克肺金,此为木侮金。
肺气宣降失衡,热邪直逼肺腑。鼻作为肺的门户角色,必然离不开这影响。
这样一来,像黄脓鼻涕、鼻塞和头痛等等诸多鼻窦炎症状全来了。因而,调理的核心还是在于“疏肝+解郁”。
这样一来标本兼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毕竟不管是哪种鼻炎,最大的问题,还是反反复复。紧抓病灶,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