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简称:AR)
什么是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源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的致病因素
1
遗传因素:如今国内外已公认过敏性疾病为多基因遗传疾病,并且基因与环境之间,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疾病的发生,因此家族性遗传是AR发生的最危险因素。
2
空气污染因素:长期暴露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所致的空气污染,会导致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功能障碍,增加患AR的风险。
3
生活方式因素:过敏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是由吸入性的过敏源引起。这些过敏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房间内的尘螨,还有螨虫、真菌、动物的毛屑等。季节性的过敏源,主要是木本、禾本的一些植物在春秋季的花粉播散期进行传播。这些过敏源均可以引起皮肤,包括鼻腔黏膜的敏感,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发作后,因鼻腔黏膜水肿,鼻甲水肿,造成嗅觉障碍,病人头闷,不舒服;频繁打喷嚏,对人的社交产生影响。
由于呼吸道黏膜过敏而引起的过敏性咽喉炎;鼻腔黏膜水肿会导致鼻窦的引流不通畅,而诱发过敏性鼻窦炎,产生头痛。
影响病人的睡眠,导致病人精神状态不好;可能出现哮喘,有研究已经表明30%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药物治疗
目前过敏性鼻炎药物主要有三大一线用药:
鼻用的糖皮质激素
口服抗组胺药
抗白三烯药
No.1
鼻用的糖皮质激素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新型的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应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以防止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发生,而且必须规律的用药,才能获得最大的疗效,最佳疗效会在连续治疗的3-4天后才能达到。
用于预防和治疗成人、儿童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日1次,每个鼻孔各2喷,以早晨用药最好,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每天2次,每个鼻孔各2喷。
No.2
口服抗组胺药
组胺H1受体阻断药分为三代:
第一代
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
有明显的嗜睡作用,现已比较少应用。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丁、阿司咪唑、依巴斯汀、咪唑斯汀、氮卓斯汀
氯雷他定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与阿司咪唑、特非那丁相比,对人体不会产生心脏*性,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极小。
第二代
第三代
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
第三代药物具有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等优势,并且增强了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效果。此外,在与CYP3A4和CYP2D6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时,新的抗组胺药由于大多不是CYP的底物,因此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No.3
抗白三烯药
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特
作用特点
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是非激素类抗炎药物
作用机制
预防减轻粘膜炎性细胞浸润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抑制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注意
3月4日美国FDA对孟鲁司特钠发布黑框警告*,强调医护人员应意识到孟鲁司特钠可能带来严重神经/精神事件风险。
FDA认为在某些病人中孟鲁司特钠的风险大于收益,特别是用其他方式可以控制的哮喘和季节性鼻炎。
*黑框警告是美国FDA对上市药物采取的一种最严重的警告形式!
被黑框警告,其目的在于提醒临床医生和药师:需要严格把握用药的适应症、使用人群,并且注意用法用量,避免滥用药物,以求在发挥药品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注
意
事
项
日常护理
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动物皮毛等,减少室内螨虫的数量,如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勤换衣物,勤晒被子。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尽量少吃辛辣、生寒的东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海鲜鸡蛋和牛奶等易发过敏的食物。
编辑徐玉婷、龚晓庆
手绘王吟珺
校对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