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鼻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渊熏洗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捷效 [复制链接]

1#

鼻渊,主要对应于西医的副鼻窦炎。此病多属于慢性,难缠难治疗,多见鼻塞、脓涕、头痛诸症。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脓涕则往往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黏膜引起发痒、恶心、咳嗽和咳痰。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其重者亦有影响视力的隐患。

此病往往于上颌窦形成脓腔,服用一些中药制剂和抗生素效果不彰,因其药力不及,屡治屡犯,迁延不愈。而后,则需做上颌窦穿刺,洗除上颌窦腔内的粘液脓涕,而后应用各种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族、红霉素族或大环內酯类等治疗。然而,也有屡次穿刺无效、甚或出现并发症的,则需手术,清除上颌窦腔内的各种病变组织,改善局部引流,进而恢复鼻窦生理功能。这一系列的治疗过程,实令病者苦不堪言。

石氏中医多年来总结有一经验方,名曰“鼻渊熏洗方”,应用此方治疗鼻渊甚多,颇有经验,且能免除病人穿刺、手术之苦。今将此方介绍如下,并附验案一则,供同道参考。

方药:苍耳子、白芷、辛夷花、牛蒡子、薄荷、细辛、升麻、藿香、蛇床子、元参。用不锈钢锅或砂锅煎药,待水沸约5分钟后,将药离火,用一大块布连药带头罩住,尽量多用口鼻呼吸之,待药液稍凉后,可用纱布蘸药液洗额头及鼻部,每剂药可用4~6次,每日2次。用此熏洗,首出*粘浊涕,一二日则渐渐转为灰白之浊涕,最后渐渐转为清涕,鼻窦炎明显改善,渐次向愈。

本方临床治疗过程中,鼻涕排出愈多愈效。应用时,如见身热恶寒、*热较甚者,加*芩、柴胡;如见鼻痒涕多,风热上扰者,加僵蚕、蝉蜕。本方对急、慢性病变皆有效,而以急性发病者疗效尤佳。

病例:张某,女,36岁,于两周前外感后鼻流浊涕,鼻塞,不闻香臭,头痛胀晕,发热恶寒,医院诊为副鼻窦炎,经用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素及银翘解*丸、鼻渊合剂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几日症情愈重,遂来诊。查体:体温37.8℃,鼻流多量*浊涕,右上颌窦及右额窦区均有明显压痛,舌红,苔白*厚干,脉滑数。此为风热蕴*,上犯清窍之鼻渊,治宜疏风清热、解*泻浊、清利上窍,在前治疗用药基础上以鼻渊熏洗方加柴胡、僵蚕各10克,依法熏洗之。用药一日,即觉鼻中排出多量*白稠浊鼻涕,而后鼻涕逐渐清稀,渐觉头目清爽,已无发热,1剂药尽剂,体温已降至36.6℃,继用1剂后临床治愈。

本方以白芷、细辛、藿香、辛夷泻浊达窍,僵蚕、升麻、蛇床子解*泻浊,苍耳子、薄荷、牛蒡子、柴胡、元参清热疏风,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风解*,泻浊清利上窍之功。且又经熏洗疗法,直达病所,可使鼻窦部病灶引流通畅,稠浊浓涕得以顺利排出,故收佳效。

大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

主任医师石志超

大连市启玄堂中医门诊

中医内科石鉴泉

〓〓〓〓〓〓〓〓〓〓〓〓〓〓〓〓〓〓

大连启玄堂中医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