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大秦赋》豆瓣开分8.9,目前降至8.0。
综合分析,口碑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台词欠缺古意;二是演员与角色年龄不匹配。导演顾其铭在豆瓣发文对这两大槽点都进行了回应。
关于第二点,他写道,“嬴政是全剧的主题承载者。除了开始几集因为过于幼小没法给他身上加戏,一大半戏在异人和吕不韦这边之外。只要他一即位,所有的戏就必须围绕着他展开。嬴政扳倒这些大山的年龄也就十多岁至二十岁。如此重的戏份,如此深沉的较量,实在是需要有厚度有经历的演员来撑。”
这是一种说法,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解释:一部电视剧不可能让男一号在10集后还不出场。在《大秦赋》中,张鲁一在第9集出场——出演13岁的嬴政,这已经是极限了。而开篇的倒叙或许也是一种让男一号提前亮相的方式吧。
原本,“年龄差”不该成为一种槽点。
于生产者而言,影视工作者有戏剧假定性的自由,没有必要全然按照纪录片的方式去拍。史书记载嬴政13岁登基,剧作可以淡化一些,稍微把年龄提升一点也没啥。只不过,互联网使得获取历史知识变得更加便捷,人人都是“历史学家”,观剧的标准也就变得严苛起来。
于消费者而言,观众有权利看到剧情更加紧凑、戏剧张力更足的影视作品。没办法让嬴政快点长大,只能说明《大秦赋》的剧作没能做到删繁就简,详略得当,在叙事效率上有问题。
《大秦赋》共78集,分《东出》(40集)《天下》(38集)两部播出。目前已经播出30集,嬴政还未亲政。大概率《东出》篇结束,嬴政才能真正掌握秦国的权柄,而《天下》自然讲述的是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
虽然叙事比较絮叨,但《大秦赋》剧作的一些细节还是很有想法。比如,在第26集中,在华阳夫人与生母赵姬的压力下,嬴政娶了齐国、楚国两位公主,并且宣告:“秦自寡人时,至后世万代君王,永不立后。”这是对史书从未记载“始皇后”这一现象的一种合理化解释,并且融入到故事的推进中。
纵览影视剧中的秦始皇形象,《大秦赋》这次的选角还是颇有特点。张鲁一“文弱书生”的形象,似乎与人们印象中的秦始皇相去甚远,这或许也是《大秦赋》口碑下滑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非要符合大众期待,那又陷入刻板印象的窠臼中。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陆树铭、电视剧《神话》中的臧金生莫不如此,都是五大三粗的武夫形象。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男演员一生都想挑战两个角色:秦始皇、曹操;而中国女演员演艺生涯也希望挑战两个角色:武则天、慈禧。在女演员这边,吕中和刘晓庆应该算是打卡完成;在男演员这边,完成KPI的则有张丰毅、姜文、于和伟。
《楚汉传奇》(上)《南越王》(下)于和伟在《楚汉传奇》演过秦始皇,显然是个配角;姜文的《秦颂》与张丰毅的《秦始皇》毫无疑问都是嬴政的主场。
上世纪90年代末,三位第五代导演先后对秦始皇这个题材产生了兴趣,分别拍出了《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三部风格各异的电影。
《秦颂》的编剧是芦苇,导演周晓文。这部影片流传最广的,是昆汀去片场探班与身穿戏服的姜文谈笑风生的照片。前几年,周晓文在微博谈影片当年遭遇的一些风波往事,这部沉寂多年的《秦颂》再度进入人们视野。
姜文自带“霸气外漏”滤镜,演起秦始皇自有一番气象。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找的少年嬴政,与姜文颇有几番相似。
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由李雪健主演,贡献了最不一样的秦始皇。徐皓峰在《刀与星辰》一书中这样写道:
“综合史料,秦始皇可定型为‘胸如脯乳,声似豺狼,厌行喜坐,皱鼻切齿,目似婴儿。’对此有两派解释:相术派认为,秦王胸肌强健、音调高昂、性格沉稳、表情刚毅、目光清澈;医学派认为,秦王患有鸡胸、肺气肿、小儿麻痹症(不愿让人看到走路姿势,总是坐着)、鼻窦炎(常流泪,如未满月的小孩)。”
徐皓峰认为,陈凯歌属于医学派,“是医学派便肯违反了商业原则,放弃了男明星的造型。”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借助嬴政与吕不韦这组人物,反思了自己幼年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与父亲的关系。
在张艺谋的《英雄》中,陈道明饰演的秦始皇被塑造成一个“忍痛作恶”的君王。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学者、影评人的讨伐。
“其实后来我没有料到大伙儿就啐它。我认为把它上纲上线到一种政治的高度,把它贬得一无是处,我个人是不喜欢的。但是我也不反驳,你们骂去好了。”多年后,张艺谋在焦雄屏主持的访谈节目《聚焦》中回忆道。
其实,张艺谋在拍摄过程中曾经也意识到这样可能会引发争议。他曾经想过另外一个结局:李连杰饰演的剑客被射杀之后,所有的大臣向秦王道贺: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秦王是个骗子)。
张艺谋感叹:“是不是这样处理意识形态的屁股就坐正了?”但在张艺谋最初的表达诉求里,所谓英雄,是一种悲壮的美,而不是被人算计,轻于鸿毛,所以就把这个结局否掉了。
事实上,《寻秦记》和《秦始皇》都是年的作品,只不过,后者直到6年后才得以播出。从这两部作品的风格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香港、大陆在古装题材创作上的分野。
客观地讲,《寻秦记》的服化道十分简陋,尤其是建筑更不甚讲究。但因为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它很受到观众欢迎,《寻秦记》也因此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秦始皇题材电视剧。林峯塑造的嬴政,英气勃发,腹有谋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20年后,传出由电视剧《寻秦记》原班人马出演电影版《寻秦记》的消息。只不过,40岁的林峯,在《新倚天屠龙记》中扮演张无忌已经被人吐槽,在大银幕演嬴政,估计也会受到不少非议吧。
阎建钢导演的《秦始皇》雪藏6年,在央视一套次黄档播出,因此流传不广。也算半个“帝王专业户”的张丰毅在剧中扮演嬴政。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播出13年后,该剧走红的却是翁斐然塑造的小嬴政。
“只看了翁斐然的部分,太喜欢他的长相和气质了,剧中一个回眸杀我硬生生看了四十多遍。”在《秦始皇》的豆瓣主页下,一大半的短评都是关于小嬴政,而图片区也充斥着粉丝上传的小嬴政截图。
回看《大秦赋》,在张鲁一出场前,有两位“小嬴政”,显然这两个选角都没有《秦始皇》中这位翁斐然有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