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7 17:12:00
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14岁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病原学检查等不难诊断。然而,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耳流脓的病症。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警惕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的情况发生,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急性中耳炎,是48小时内突然发生的中耳急性炎性反应,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冬春季是发病的高发期。由于小儿的全身及中耳局部的免疫功能较差,当儿童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常常合并细菌感染,使得潜藏于腺样体沟裂或者鼻咽其他部位的致病菌趁虚而入,通过“咽鼓管途径”即鼻咽部,以及中耳连接的通道侵袭中耳,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据相关文献统计发现,约有2/3儿童在3岁以下罹患过至少一次急性中耳炎。该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中耳炎的发生率高达10%左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影响儿童的语言和学习能力。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的患儿,家长往往将看护重点聚焦在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部分儿童表现为发作性耳痛,即在夜间或睡眠后出现,发作一至两次后多无后续表现,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家长的忽视。此外,由于一过性耳痛症状使得就医时,很多家长忽略将此症状及时告知儿科医生,导致患儿在数天后,会再次出现耳深部搏动性疼痛或刺痛,可伴有耳鸣、可向头部或牙齿放射、耳闷塞感、自觉或家长觉察听力下降、夜不能眠而再次就诊。病情严重者可伴随各种全身症状,如呕吐、腹泻、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症状。一旦鼓膜发生穿孔,耳内脓液流外泄,前述症状可得到缓解。婴幼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由于其年龄的限制性,不能明显表达不适症状,常常表现为易烦躁、拽耳朵、摇头,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以及夜间持续哭闹。在此,请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