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因发热咽痛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那么,什么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疾病定义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或病*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流行病学
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通常呈散发性,潜伏期2-4天,人群中偶有暴发流行,在春秋季节交替、气温明显变化时更容易患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另外也可经接触传播,如亲吻,接触被污染的手、贴身以及床上用品等。
诱因
1、环境因素:温度降低、有害气体刺激、春秋季气候变化;2、个人因素:受凉、过度劳累、烟酒过度、营养不良等因素使免疫力下降,急性传染病累及扁桃体,如麻疹、猩红热等。
病因
当抵抗力下降时,存在于咽部周围的细菌或病*大量繁殖并侵犯扁桃体组织,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和化脓。另外,不良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或存在慢性疾病时也可诱发。致病菌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此外还有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常见的致病病*包括腺病*、鼻病*、单纯性疱疹病*等,病*与细菌可同时感染。
症状
1、全身症状:通常较重,发热(体温常39℃以上)、畏寒、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四肢乏力、全身不适等,小儿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和昏迷。
2、局部症状:剧烈咽痛,常放射至耳部,多伴有吞咽困难。
3、其他症状:当疾病严重或累及其他部位时,可出现言语含混不清,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及转头受限,夜间憋醒、打鼾,扁桃体周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性喉炎、咽旁脓肿等;另外还可引起急性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关节炎、骨髓炎等变态反应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1、查体:可见到扁桃体肿大,周围粘膜弥漫性充血,表面有*白色脓点或*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下颌和(或)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时提示细菌感染;
3、咽拭子培养:从患者咽部取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辅助治疗;
4、影像学检查:当怀疑并发扁桃体周脓肿、咽旁脓肿、下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或需鉴别诊断时,需行相关影像学检查。
治疗
1、建议患者戴口罩、适当隔离,多休息、多饮水,每天温盐水漱口,清淡饮食、限制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视情况口服解热镇痛药;
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生素治疗应足疗程,确保彻底杀灭病原菌;
3、其他药物治疗:如含片、中成药或草药、含漱液(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等,可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疼痛、清洁等作用;
4、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扁桃体急性炎症,扁桃体炎曾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或者咽旁间隙感染;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发声或引起睡眠打鼾;保守治疗无效的白喉带菌者;不明原因的低热及出现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并发症;怀疑存在扁桃体肿瘤。以上为常见的需要手术的情况,具体是否手术应听从耳鼻喉科医生的建议哟!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减少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共同使用餐具等间接接触;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饭前、外出后、咳嗽后都要洗手以避免感染;
3、传染病高发季节,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免疫力低下者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
4、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
5、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引起免疫力下降;
6、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7、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扁桃体炎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咽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