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聚会上,王先生一见到大学同学陆医生,就像见到救星一样讲起了自己“感冒”的经历。
刚开始,王先生有些流鼻涕、鼻子痒,就在药店购买了感冒药,服药两三天后觉得好多了。但是,一周后,他又出现了流鼻涕、早晚鼻塞的症状。这时候,他仍不以为然,接着吃“貌似管用”的感冒药。见到陆医生时,王先生的病已经缠绵两个多月了,症状还很严重。
陆医生听了王先生的描述后,赶紧纠正王先生的观念,说王先生得的病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服用感冒药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感冒药中含有可缓解鼻部充血的成分),但是毕竟“对症不对病”,不仅无法控制病情,还有可能延误病情。在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诊疗方面,基层医务人员更应注意。
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和细菌、病*感染引起的感冒炎症,从根本上来说是两回事儿。虽然过敏性鼻炎也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但是其特征是每次打喷嚏都会连打十几个,还会流清水样鼻涕,应用抗生素、清热解*的中药都无济于事。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伤风感冒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误把过敏性鼻炎当成伤风感冒来治,结果不言而喻:不但症状没有缓解,还贻误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时机,严重时还会引发支气管哮喘、鼻息肉、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并发症。
值得一提的是,过敏性鼻炎不会出现发热、咽喉肿痛等由滤过性病*引起的症状。如果存在前面提到的过敏性鼻炎的特征,又逢换季或前期经历了两个月以上“感冒”反复发作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炎症是由过敏体质和致敏原综合作用引起的。过敏体质者吸入的致敏原接触鼻黏膜后,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使鼻黏膜发生变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是全身性的反应,除了要与致敏原隔离,最好对患者进行全身治疗,缓解不适症状。在治疗时,基层医务人员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等)。患者出现细菌感染,如高热、鼻子有脓性分泌物时,再考虑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作者为河南省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