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病因1.病*感染病*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多种病*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腺病*、冠状病*、柯萨奇病*及黏液和副黏液病*等。病*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2.遗传因素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3.鼻黏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4.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变应原①花粉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②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③屋尘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μ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④动物皮屑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⑤室内尘土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
(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临床表现1.症状(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2.鼻炎的种类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鼻炎、鼻窦炎、原始点治疗方法:前日子参加一个原始点按摩学习班,学习后有点体会,有一个针对鼻炎,鼻窦炎的按摩方法,我试用过觉得效果不错,所以分享给大家。步骤/方法:1原始点治疗方法按摩治疗鼻炎、鼻窦炎、按推头部原始点,后枕部骨头和肉的交接处,和耳垂背后,找到痛点,用大拇指的侧面压痛点,压到6分痛,揉痛点,左右共10个原始点,都揉3遍,揉完后用红豆袋或热水袋热敷1-2小时2:做按后再喝姜汤(开始少喝,只要无咽喉痛或流鼻血,就可喝大量姜汤和吃姜,)
寒性体质要吃温热性食物,不能吃冰冷食物(如冰冻饮料、冰冻牛奶、冰冻西瓜水果、凉开水等),要喝热饮料、热牛奶、热开水等。
须用热源温之+运动分浓姜汤及温热饮食少食水果等寒凉食物(一):浓姜汤:材料以有机瘦小新鲜土姜为主,先去土、洗净、切掉坏的,再切片加水熬煮。若不用电药壶,大火煮开後改小火共约2~4小时,期间不可掀盖,熬成後存放保温杯随时服用。若量多,可用洗姜机清洗,切姜机切片(会产生高温,最好现切现用,否则须速冻保存)。用量由少渐增至每天生姜片克,以9碗水(毫升)熬成1.5~3碗。亦可用姜粉(炒过),每次2匙约10克,每天3~5次热姜汤冲服。虚弱者生姜片每日可用至1~0克,以9~18碗水浓熬成3~6碗。若仍觉淡,或效果不彰,可熬成更少碗或将姜片加量,使姜汤更浓以增强药性,否则水多太淡,会减低药性,贻误病情。姜汤易吸收但煎熬费时,姜粉不易吸收但冲服方便,故虚弱者仍以浓姜汤为主。姜汤的用法*如果是一般保健用途,则毫升的姜汤,可以一天内分三次喝完。同时,把第二煮的姜汤当水喝。*如果是身体症状较严重,则可以把热姜汤装入保温杯,一天内每20分钟喝一小口,连续不断,以保证热源持续供应,直到把姜汤都喝完。*只煮过一次的干姜片仍然很有价值,可以再煮一次,煮出的姜汤可以当作姜茶喝。*第三煮的姜汤仍然饱含热量,洗脸、泡脚最好了,感觉火辣辣的。*没喝完的姜汤可以放进冰箱里保存,再喝时用10分钟程序加温一下。(二):外热源温敷在原始点位置温敷,红豆袋红豆枕远红外线电热毯点披肩等外热源,热度以患者接受程度以内为宜。
扫一扫